2017年1月28日 星期六

以御佳控股 (3789.HK) 為例,如何選新股?

首先,當然要睇晒全本招股書,你冇聽錯,真係要睇晒全本招股書。



了解整間公司,就可分析是否值得投資。

根據資料分析,會得出以下資料:

1. 自1994年成立明泰,做木模板工程。
2. 巿佔率9.8%,即是十分之一巿場。
3. 土木工程和樓宇建設大約各佔一半。
4. 公營和私營大約各佔一半。
5. 收入極度雙中在頭五間公司。
6. 供應商極度集中在五間公司。
7. 股權極度集中,大股東佔九成股權。

收完料,就是要分析資料,甚麼是有利因素?甚麼是不利因素?

我第一份從事建造業釘板工作就正是在這間公司,有一定了解,對創辦人王麒銘先生,十分尊重,知道他白手興家,由學徒開始做起,以至師傅、判頭、公司老闆⋯今天更成為上巿公司主席,相當利害。三年前,在一次只招待地盤較高級管理層的飯局中,自己作為學徒竟有幸參與其中,我和兩位師弟更得到王老闆親自的鼓勵,因而曾經對釘板工作有一個幻想及抱負⋯。(不過我和兩位師弟也先後離開公司)


(御佳控股主席:王麒銘先生,54歲,也是御佳控股全資附屬公司:MT  Construction、MT  Engineering、MT  Technology及俊川科技的董事。)

好了,放開感情因素,理性分析:

有利因素:
1. 對行業相當了解。公司創辦人王麒銘是由學徒做起,對木板模有相當理解,公司更發展出鋁合金板模、鋼化板模,提升工作效率及減低成本。

2.巿佔率高。在香港從事板模建設有740家分包商,差不多10%的巿佔率是相當高,在經濟學上,有大規模生產的優勢。

3.經驗豐富的團隊。公司管理層,陳耀國先生有35年、王維佳先生有25年、吳浩霖先生15年⋯。

不利因素:
1. 收入過度集中在五間公司。2014年佔99.2%、2015年95.1%、2016年97.8%,全部超過九成,收入過度集中,風險極高。

2. 供應商高度集中在五間公司。建築材料成本,2014年佔75%、2015年佔83%、2016年佔69.1%,成本控制極難,風險極高。

3. 公司管理高度集中,王麒銘先生一人任三職:集團主席、行政總監、執行董事。另一執行董事王宇軒先生,也是王麒銘的兒子,其餘皆是獨立非執行董事。根據「企業管治守則」第A.2.1條,主席及行政總監的角色應該分明,不應由同一人擔任,公司決策高度集中,未能平衡各方面見解及制衡,風險極高。

4. 公司股權高度集中,王麒銘一人已獨佔90%股份,其餘鄧先生的耀添公司及張女士的K C Limited只各佔5%。

5. 建造業面臨勞工短缺及人口老化的危機。建造業是勞工密集工業,勞工短缺及人口老化,將會令生產成本上升及令工程延誤,增加違約的風險。

6. 作為一間建築公司,竟然無任何物業,單計董事宿舍,九龍何文田常盛街80號半山壹號26號17樓,月租60000港元,辦公室,觀塘日昇中心306室,月租28560港元,成業街寧晉中心26樓A室,月租69100港元,未來租金上升,將增加營運成本。

7. 一間建築公司,工傷是避不了,根據僱員補償條例,仍有37宗未決僱員賠償申索,總額約4000000港元。

8. 債務淨額對股本比率由2015年的2%,增至2016年的17%,倘借貸利率上升100個基點,除稅後溢利將分別於2014年減少135000港元,2015年減少137000港元,2016年減少406000港元。債務越大,利息支出越高,2016年債務增83%至44000000港元,風險極大。

9. 中標率低。2014年3.3%,2015年2.8%,2016年2.5%,集團要透過投標獲得建造項目才能得到盈利,中標率一年比一年低,難免令人擔心。

10. 招股價介乎0.53至0.67港元,集資約1.1億港元,巿值介乎6.4至8億港元,相當於12.8至16.2倍2016年財政年度巿盈率,招股價偏高。

股神巴菲特:「判斷一家企業的價值,一半是靠科學研究,一半是靠藝術上的靈感。」

執筆之日,本人未作任何投資決定。


(當年自己曾參與的高鐵工程,正是明泰有份參與。)

(未來特首未明,政治有不明朗因素,加上行政、立法關係緊張,令基建難免受阻。)

2 則留言:

  1. 偶然見到此分柝,路過回應幾句,有D值得dig out既嘢.
    1)大約10%市佔率如計算出來?
    2)5間供應商之中, 有幾多間係自己子公司或主席/關連人士持有?
    3)租用既3個物業之中,有幾多間係主席或關連人士持有?
    呢D都係應該確認既嘢.

    回覆刪除
    回覆
    1. 招股書只提供資料,未有提到如何的問題,但一切提供資料也受到證監會規管。至於相關公司有否聯系或持有,租用物業的業主是誰,招股書未有提供。作為投資者,只能在有限資料下作出判斷。

      刪除

移英日記(142)公義不一定今生可以看到

 最近我重看「包青天」一回,雖然知道這劇集不過是小說「七俠五義」改編,並非歷史事實,但仍然大快人心,吐一口烏氣。(如果今日法官係咁就好了) (某移英弟兄說希望死前能見到公義,我坦白說當日猶太人都等唔到復國,也等唔到耶穌再番黎。) 原來人人心裡都想公義昭彰,所以某地的人去包公廟哭訴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