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11月8日 星期日

我對電影「葉問3」的期望(一)


香港曾是全球三大電影中心,可是每況越下,在金錢利益主導下,一個能為投資者賺錢的題材,可以不斷拍續集、三集⋯直至邊際利潤跌至零為止,由彊屍片、笑片、賭片⋯也難逃這命運,詠春片可以例外嗎?

回顧葉偉信執導的葉問系列,從沒有讓我們失望,「葉問」第一集的香港票房是2500萬,中國大陸的票房更過億,葉問要一個打十個,更成為經典對白,主角的綠葉尤其重要,其中與樊少皇的大戰十分精釆,別忘記樊少皇二十幾年前已經是功夫主角,當年「力王」的血腥程度,今日也是前衛。另外與日本人三浦將軍大戰,也是一個高潮,牽起了一點點民族情懷。「葉問」第二集,詠春與洪拳大戰,與洪金宝在圓桌大戰,誇張非常,遠離現實,不分勝負,兩人分落在半邊圓桌⋯。

其實過往太過執著是否忠於歷史,其實大可不必,就好像美國英雄,無論美國隊長、蜘蛛俠、鐵甲奇俠⋯完全是虛構人物,但只要導演功力夠,仍可拍出令人感動的電影,好像蜘蛛俠,那種「能力越強、責任越重」,以及英雄背後的矛盾⋯等等,且怕不是一般導演有這個深度及功力去表達出來。

以往甄子丹只著重武打場面,電影劇本較為空洞,一切的內容安排,只為打鬥場面,展示甚麼功夫,與觀眾沒有深入的交流,離開戲院雖有談論,但少有內心的回味及反省。加上他己出道多年,他所設計的打鬥招式,觀眾己經看過多次,雖有一點點變化,但離不開同一個影子。

反而「詠春」,完全改變甄子丹高調功夫的風格,詠春以靜制動、後發先至,少有誇張、多餘動作,實事求事少花巧⋯等作風,反而令甄子丹的打鬥有改變、有突破,還記得第一集,樊少皇飾演的金山找,上門找甄子丹飾演的葉問挑戰,開始時多次是防守戰略,這怎像甄子丹的風格,當屋內物品破壞,金山找多次說:「我賠」,他才繼續⋯表達出功夫是迫不得以,最後才使出的非常手段。

第一集以雞毛掃大敗大刀,表現了詠春以柔克剛的特點,第二集展示埋八斬刀及六點半棍,黃淳樑拜師(片中為黃梁),尾段加了李小龍拜師的伏筆,不過似乎沒有以此為延續,新片似乎只希望以過氣拳王泰臣為壓軸,不過記性好的觀眾,一定還記得第二集己打了英國拳王,再來一個美國拳王,有欠新意,若加上格雷斯柔術(巴柔),才有意思。


(詠春的「橫掌」,亦有稱之謂「摌頸手」。)


(詠春雙黐手,左邊的演員好像張晉,左上伏手不太自然,右攤手又不太似攤手。)


(過氣拳王泰臣,功架仍然有的,但表現如何,要睇過才知。)

電影的主角永遠都是功夫最好,永遠勝利,但現實可能是兩回事


(黃飛鴻電影裡,關德興永遠打敗石堅,但石堅功夫不在關德興之下,只因飾演奸角,永遠都要輸。)

電影「龍爭虎鬥」中,石堅飾演奸角「韓先生」,年老的石堅仍顯其北派武術的功架,與李小龍大戰,拍攝期間試招,小龍好勝心強,一開始便連環攻擊,石堅不敵,節節後退,但仍找到一個虛位,輕輕用拳一按小龍,大顯功架。鐵漢柔情,石堅愛妻,妻子久病未癒,石堅也信主受洗為妻子祈禱。)

(盧惠光實力遠超成龍,他是練泰拳出身,更是泰拳冠軍,腿功了得,其空中三連踢更為人印象深刻,在「成家班」中,無人能及。但因為做奸角為主,戲裡戲外都是下靶。)

2009年9月,成龍以10萬元將盧惠光炒掉,根據法例規定,裁員金一年賠三分之二的薪水來算,他應該可以得到50萬港元。當時已經50歲的盧惠光被裁后一直沒工作,生活要靠好友接濟,英雄末路。)


(電影「精武英雄」,飾演陳真的李連杰大敗飾演日本人的周比利。)

(一條皮帶大敗武士刀(東洋刀),根本是不可能的事。)

(周比利貴為泰拳冠軍,實戰經驗豐富,與武術套路冠軍的李連杰,根本是兩回事。)

移英日記(142)公義不一定今生可以看到

 最近我重看「包青天」一回,雖然知道這劇集不過是小說「七俠五義」改編,並非歷史事實,但仍然大快人心,吐一口烏氣。(如果今日法官係咁就好了) (某移英弟兄說希望死前能見到公義,我坦白說當日猶太人都等唔到復國,也等唔到耶穌再番黎。) 原來人人心裡都想公義昭彰,所以某地的人去包公廟哭訴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