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9月22日 星期日

張家輝的激戰精神,確實鼓勵了許多人,將不可能變為可能

(即使沒有看過電影,單單張家輝為拍這電影而煉成的肌肉,已經充滿激戰精神。)

(杜汶澤的身材,雖然與張家輝仍有距離,不過以一個肥仔來說,已十分勁抽。)


(杜汶澤這個反派造型,真係型到爆。)
甚麼是「不可能」?從前有一個馬戲團,引入了一隻小象,做各式各樣訓練,為防止小象逃走,會在牠腳上綁著一木柱,後來小象成長為大象,有一次馬戲團失火,所有動物四散,大象卻有些疑惑,因為童年回憶掙扎木柱會痛,但這一刻危險已到,也顧慮不了,輕易掙脫木柱,安全逃離。

(正常情況是不可能,又要跑、又要跳、又要搶球、更要在空中射球,而且還要射中。)
(但這一次高比拜仁做到了。)

當然有些違反科學定律的事,確是不可能,但我們腦裡的不可能,往往只是過往經驗。特別是一些失敗經驗,印象影響我們很深,令我們一生也逃不出這個捆綁,怕痛、怕失敗…令我們不敢再試、再突破。

司馬遷在史記的自序中曾言:「…昔西伯拘羑里,演周易;孔子戹陳蔡,作春秋;屈原放逐,著離騷;左丘失明,厥有國語;孫子臏腳,而論兵法;不韋遷蜀,世傳呂覽;韓非囚秦,說難、孤憤;詩三百篇,大抵賢聖發憤之所為作也。」

周文王被商紂王困於羑里而有「周易」,孔子困於陳蔡而作「春秋」,屈原被放逐而著「離騷」,左丘失明而有「國語」,孫臏被同門龐涓所害雙腳被砍而有「孫子兵法」,呂不韋被放逐四川而世傳「呂覽」,韓非被同門李斯所害被囚於秦而有「說難」、「孤憤」…。

而「史記」的作者司馬遷也因為李陵辯護,認為李陵兵敗投降匈奴是因為「矢盡道窮,救兵不至」,而且李陵是希望「欲得其當而報漢」。李陵雖然兵敗,但是他以少勝多,以弱勝強,「其所摧敗,功亦足以暴於天下」,但這樣就得罪了漢武帝,被處死刑,只有兩個選擇:生與死,但要生,一是以錢贖罪,但一生清廉何來有錢呢?唯有「腐刑」,即是宮刑,才得以免死,帶著殘破的身軀及世人的恥笑,完成「史記」。

就歷史所見,許多人都不是有良好際遇、條件下,成就偉大功業,為何我們卻說不可能呢?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移英日記(153)與講人食早餐

 由於架豐田Yaris有Apple Carplay,一插入電話,就可用車嘅喇叭及咪,用聲音傳whatsapp信息之類,個仔放學點都要玩,成日講「屎屎尿尿」,部機就會重複咁講,覺得很過癮,點知誤傳俾人,攪到我要致歉,但因為這致歉,打開了話題,原來是移英講人留了電話,但一直無聯絡,於...